近日,邵武連續(xù)遭受強降雨,正處于防汛關鍵期,邵武市拿口鎮(zhèn)高度重視、壓實責任,牢固樹立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理念,強化監(jiān)測預報預警,加強巡查值守,緊盯防汛重點部位,以“汛”為令、聞“汛”而動,落實落細各項防汛措施,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(chǎn)安全和社會大局穩(wěn)定。 “汛”速出擊,完善“物防”支撐,打好“準備”仗。汛情未至,先作部署。未雨綢繆,是下好防汛的“先手棋”,結合實際情況,穩(wěn)步推進實現(xiàn)應急物資儲備庫標準化建設、規(guī)范化管理、有序性使用。為基層干部配齊防汛期間個人安全防護“五小件”,明確防汛物資清單,統(tǒng)一采購、統(tǒng)一入庫,并由專人管理,嚴格物資進出管理制度,依據(jù)各村申請,據(jù)實調配。分片區(qū)預置應急搶險機械,提前調試搶險機械和排澇站設備,同時,與周邊商超、加油站等建立聯(lián)供保供機制,保障極端情況下的物資供應。目前,共儲備“五小件”80套,機動水泵、電暖器、發(fā)電機、呼吸器等各類防汛救援物資170余種1700余件,預置鏟車6輛,鉤機9輛,運輸車7輛,除此外每個村還自備1至2輛鉤機,緊急情況可第一時間征調搶險物資和機械進場。 清點防汛物資 “汛”速出擊,提升“技防”水平,打好“沖鋒”仗。多一分防汛避險能力,就多一分安全和保障。只有當好防汛“先鋒員”,才能打贏防汛“主動仗”。充分發(fā)揮先鋒模范作用,第一時間吹響戰(zhàn)斗號角,組建一支由25名應急排民兵組成的市級應急隊伍支援城區(qū)防洪搶險。同時,額外抽調城管、護林員、撲火隊員組建27人的鎮(zhèn)級應急隊伍,各村配備至少5人的村級應急隊伍,均實行24小時輪班備勤,一旦發(fā)生險情,第一時間沖上去抗洪救災、疏散救援群眾。開展搶險知識、技能培訓,提升應急隊伍綜合搶險能力,以“硬件軟件合成化、功能運用多元化、組織指揮一體化”的“三化”要求,依托專屬通信網(wǎng)絡打造智慧“可視化”指揮平臺,確保應急救援隊伍“叫得出”“上得去”,確保險情及時處置。 巡查排查地災點 及時清理道路 塌方路段搶修 “汛”速出擊,實現(xiàn)“人防”目標,打好“為民”仗。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。嚴格按照應急響應級別,對地勢低洼、存在隱患的房屋及時上報,并對獨居老人、留守兒童等特殊人群進行特別關注,迅速開展人員轉移,落實“兩把鎖”制度,建立轉移人員實時跟蹤機制,每日不定時與轉移人員家屬聯(lián)系,通過視頻電話連線抽查、拍照上傳等方式確認人員位置,杜絕撤離群眾私自回家,確保不落一戶、不漏一人。同時在村居、酒店、敬老院、文體中心設置集中安置點和避災點,均足額供應一日三餐以及方面便、礦泉水等生活物資,并有鎮(zhèn)村干部24小時值守為群眾提供服務,確保轉移人員住得好、吃得飽、不回流,切實保障好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,以守土有責、守土擔責、守土盡責的精神,構筑起堅不可摧的“防汛堤壩”。 落實“兩把鎖”防止人員回流 及時轉移群眾 集中安置點保障 (連云飛 黃智偉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