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动画视频网站,久久精品电影还看视频,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,天堂国产一区二区三区

  • <legend id="4i225"></legend>
    <legend id="4i225"><u id="4i225"><thead id="4i225"></thead></u></legend>

    
    

    1. 滾動新聞:多政策為企業(yè)“松綁” 破解企業(yè)降杠桿難題 福州7月1日起實行新規(guī)
      當前位置: 邵武新聞網(wǎng)>人文邵武> > 正文

      “我和邵武共成長”征稿——在百樵包隊的那些往事

      2019-06-18 08:56:47 來源:   責任編輯:   

      □鄧佑銜




      種田莫種爛泥田,

      水冷泥深螞蝗叮。

      有種無收女不嫁,

      百樵男人打單身。

     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,沿山鎮(zhèn)百樵村是全縣出了名的貧窮村,全大隊2862畝水稻田,有一大半是爛泥田,且耕作粗放,技術差水平低,種稻稻不長,不種稻草莽莽。

      如今再看百樵,一馬平川,碧波粼粼,稻香魚肥。這一切的變化,得歸功于當年“農(nóng)業(yè)學大寨”。

      七十年代中后期,與全國其他地方一樣,百樵村學大寨也學得如火如荼。我當時是百樵大隊的包隊干部。我與大隊兩委作出規(guī)劃,農(nóng)忙種田,農(nóng)閑大搞農(nóng)田基本建設。于是,每年秋收后,大批勞力便向山垅進軍,改造低產(chǎn)田戰(zhàn)斗打響了,大隊領導一馬當先,黨、團員走在前頭,社員說:“村看村,戶看戶,群眾看黨員,黨員看干部,龍頭在前舞,龍尾緊跟后面擺”。干部、群眾一條龍一股勁,奮戰(zhàn)在一線,劈草、挖溝、積肥……

      女黨員李方喜是大隊的婦女突擊隊隊長,這位剛滿二十歲的“鐵娘子”,帶領婦女干得熱火朝天,干勁一點不比男人差。民兵隊長張忠生說:“婦女都走在前頭去了,民兵能掉隊嗎?不行,干!”緊接著,年輕力壯的民兵們如猛虎下山,蛟龍出海,大有排山倒海,摧枯拉朽之勢,風風火火地和婦女突擊隊展開了一場逞強競賽,那可是膠著對著干的,誰都不甘落后,誰都不認輸,一仗接一仗地打,任務一個接一個地完成,首先舉長柄刀將山垅兩旁的荊棘雜草劈下來,讓太陽普照山垅田,增強光合作用,促使莊稼生產(chǎn),然后再把山塝的雜草連根帶土鏟下一層草皮,摞起來放火焚燒,燒的土施到田中去,增加有機肥,改良了土壤,又可提高土質溫度,有效地改變水稻生長環(huán)境。接著,在山垅兩旁挖一條一米余深的壕溝,將沁泉排掉,又可預防春季大雨山洪暴發(fā),洪水下瀉,沖毀良田,物盡其用,人盡其才,事在人為,經(jīng)過幾年奮戰(zhàn),百樵大隊十余條山垅田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造,原來不能種雙季稻的,現(xiàn)在可以種雙季稻了,原來種雙季稻2000畝,迅速擴大到2500畝,全大隊166戶,平均每戶種雙季稻達15畝之多,在沒有機械化生產(chǎn)僅靠手工勞動的生產(chǎn)方式下,其任務相當艱巨。

      那時,缺乏優(yōu)良品種,科學種田水平也低,閩北山區(qū)氣候變化無常,無法超前播種插秧,早稻要到清明才插秧,雖然早稻可以豐收,但晚稻插秧遲,很難避過寒流,常常造成減產(chǎn)甚至絕收。公社技術員鄭振盛為此事傷透腦筋,幾番摸索,提出了薄膜育秧的新方法,他說:“薄膜育秧,比水田育秧時間短來得快,又能培育壯秧,秧苗長得平衡,可以節(jié)縮短育秧期,提前插秧?!闭f干就干,春寒料峭,三月春風似剪刀,他冒寒親自脫鞋打赤腳下水田,平整規(guī)范的秧畦,把浸泡過的谷種均勻地播種下去,然后,蓋上薄膜,然而谷種播下后并不等于一蹴而就,氣候千變萬化,直接影響著秧苗生長,一不留心便雞飛蛋打,他不負眾望,一心撲在秧苗上,天天在秧田觀察,氣候冷了,把薄膜蓋得嚴嚴實實,密不通風,防止天寒爛秧。大晴天,陽光炯炯,溫度高,又要及時揭開薄膜,預防高溫燒死秧苗,他就這樣孜孜不倦地用工匠精神精心管理,工夫不負有心人,果然秧苗長勢喜人,使早稻得以能在春分前后插下去,提早了一個季節(jié),晚稻同樣可以提前插秧。從而,避開寒流的侵蝕,確保晚稻豐收。

      當時縣里提出,“糧食跨《綱要》,戶賣萬斤糧”目標。郁郁蔥蔥的稻田里,一派碧波,人看人愛,瑜有瑕,玉有疵,若不留心觀察,也許葳蕤的水稻里面根部已滋生了“稻飛虱”,別看小小虱子,可厲害啦,早期難發(fā)現(xiàn),一旦發(fā)現(xiàn),稻蔸已開始霉爛,倘若再經(jīng)太陽一暴曬,便一片片坍塌了,無法救治。這種病蟲害緣于水稻長勢好密不通風,加上天氣悶熱,濕度大,而發(fā)作。鄭振盛工作細心,檢查認真,一經(jīng)發(fā)現(xiàn),立即噴藥,疏開渠道通風,“稻飛虱”便無法生存了,他所包的生產(chǎn)隊幾乎無一蟲害,而且把全大隊的防病除蟲工作全包攬了,有效地保障了豐產(chǎn)豐收。

      水稻愈豐產(chǎn)工作量愈大,一年四季最忙莫過于“雙搶”。所謂“搶”,即大暑前個把月時間,要把2500畝早稻搶收回來,又要把晚稻搶插下去,故名曰“雙搶”,在大忙季節(jié),黨團員一往無前吃大苦耐大勞,沖鋒陷陣挑大樑,共產(chǎn)黨員高應生是一位熱愛集體的生產(chǎn)隊長,他每天天蒙蒙亮就下田割早稻,到社員正常出工時,他已割回來了兩擔谷子,上午、下午再割一擔,一天內他割回四擔谷子了,一人干了兩人的活。在搶收搶種時分,人人都是分秒必爭,割完一擔谷子挑起就走,換場時,人都走了,丟下濕漉漉的打谷機沒人扛,高應生二話沒說,抓起扛上肩就跑,保證了社員到新場割稻有打谷機用,社員贊揚說:“這樣的好隊長去哪里找?”在百樵吃苦耐勞,不計報酬,無私奉獻何止他一個,各生產(chǎn)隊人才輩出層出不窮,他們不圖什么,只圖糧食跨《綱要》戶賣萬斤糧,到了冬季表彰先進時,能捧回紅彤彤的獎狀就歡天喜地了。

      不僅農(nóng)民為糧而戰(zhàn),工人老大哥,市民也被發(fā)動下鄉(xiāng)來“雙搶”,有些年份所有機關、商業(yè)、工礦企業(yè)全出動來農(nóng)村支援。有一次,邵武第一絲綢廠100多名紡織女工去百樵支援割水稻,這些女同志全是上?!叭€”工廠搬遷而來的,個個長得白嫩嫩,如花似玉,在上海別說割水稻,連水稻都未見過,他們來到田邊,見田里水汪汪,泥巴爛糊糊的,螞蝗游弋,感到驚奇,但她們意志堅強,勇敢地脫鞋下田,不怕臟不怕螞蝗咬,揮鐮割稻,克服了困難,完成了任務。事跡生動,感人肺腑,給社員極大鼓舞,說:“上海小姐都來支援農(nóng)業(yè)了,再不加油干,對不起工人老大哥。”

      有一天,我和社員一起出工時走在路上,忽聽得稻田里“嘎嘎”鴨叫聲,那時誰都不準私自種菜,養(yǎng)雞養(yǎng)鴨,當聽到鴨叫聲都十分驚訝。社員說:“有鴨子,誰家養(yǎng)了鴨?”生產(chǎn)隊長是個工作積極,責任性強,態(tài)度生硬,鐵面無私的壯年人,社員叫他“惡勁仔”。他橫眉怒眼地揮手說:“走,把它敲死掉!”我覺得這種簡單粗暴手法不當,制止說:“別打死,抓回來處理!”呼啦一聲,幾個社員下田去圍剿,一會兒,把兩只鴨子抓回來了?!皭簞抛小眴?,誰家養(yǎng)的!”沒人回答,全都默不作聲,生怕若麻煩,唯有高興子的臉驀地紅了一片,立刻被社員發(fā)現(xiàn)說:“是興子家養(yǎng)的。”高興子不回避,直爽地說:“是我爹養(yǎng)的,老人家說不聽,硬要養(yǎng)兩只鴨子,今天怎么跑出來了?!薄皭簞抛小眴栁以趺刺幚??我實在為難,在當時,個人搞小自由屬于走資本主義道路,是原則問題,必須大會小會批斗,可是高興子一貫工作積極,干活從不撿輕拋重,養(yǎng)兩只鴨子把他拉去大會批斗,于心不忍,不處理吧,是立場問題,學大寨六條標準中第二條說的就是對資本主義活動進行堅決斗爭。于是,我說:“先叫他把鴨子關好,晚上開會處理?!钡搅送砩?,大家都來了,以為這是一場殺雞儆猴的大會,有戲看,高興子也戰(zhàn)戰(zhàn)兢兢來到隊部,拉聳著頭,一聲不吭。評工分結束后接上開會?!皭簞抛小焙莺莸嘏辛锁喿悠茐募w生產(chǎn)一事,指出這是兩條道路斗爭,是走社會主義還是走資本主義道路問題,說得高興子不敢抬頭。“惡勁仔”大聲吼過以后把球踢給我,說請工作組講話。倏地,全隊社員的眼睛都看著我,以為我不會放過高興子,會狠狠批斗他的。然而,我沒有發(fā)火,只輕聲說:“高興子,你作檢討吧!”高興子聲淚俱下地作了檢討并下保證不敢再犯,我覺得他認識不錯,錯了能改就行。沒有把批斗延續(xù)下去,只講了一通批修批資的大道理就宣布散會了。高興子很感動,打自那以后,他工作更加積極,干活走在前后,重活難活他一肩挑。

      為適應“農(nóng)業(yè)學大寨”的深入發(fā)展,確保戶賣萬斤糧順利進行,大隊黨支部不斷地以建大寨縣的標準來對照衡量自己,檢查各項工作的業(yè)績,缺啥補啥,使各項工作不斷勇攀新高。隨著糧食逐年增長。1974年2860畝水稻田總產(chǎn)量達314余萬斤,畝產(chǎn)1100斤,跨過《綱要》,留下口糧種子飼料后,賣給國家170余萬斤,166戶人家超過了戶賣萬斤糧的指標,被評為福建省“農(nóng)業(yè)學大寨”,糧食跨《綱要》,戶賣萬斤糧的先進生產(chǎn)大隊,1975年2月,大隊黨支部書記謝傳勝出席了省“農(nóng)業(yè)學大寨表彰大會”,中共福建省委、省政府頒發(fā)獎狀,還獎給百樵大隊手扶拖拉機一臺。手扶拖拉機“嘟嘟嘟”開來大隊后,社員樂翻了天……

      (作者系我市退休干部)


      分享到:
      微觀邵武
      ICP備案:閩ICP備2021003539號 福建省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[35120200012]
      主辦單位:中共邵武市委宣傳部 承辦單位:邵武市融媒體中心
    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99-6227918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:0591-87275327
      舉報郵箱:swxw519@163.com
      邵武新聞網(wǎng) 版權所有 未經(jīng)授權,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