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黃文生 風(fēng)飏飏,水粼粼,晨曦迷濛,云蒸霞蔚中一座古鎮(zhèn)穿過時間隧道從遠古走來。當(dāng)?shù)谝皇袢展廨x照在斑斑駁駁磚墻,照在褐黑屋瓦時,一切顯得異常陳舊。 陳,陳酒,陳釀,陳醋,陳陳相因,因陳而香,因陳而醇。 舊,因舊而古,古宅,古巷,古街,古鎮(zhèn),古風(fēng),古人,古韻悠然。 古鎮(zhèn)和平,曾名禾鳳,錦晝里,俗稱墟囊,舊市街,本名為禾坪。因四周高高低低的武陽山脈圈出一塊平平整整的小盆地,栽禾種稻,盛產(chǎn)粒粒白玉晶瑩稻米。 當(dāng)你步入古鎮(zhèn),踩著街心一塊塊藏青色條石板時,也許注意到被千千萬萬雙腳踩出一行深深凹槽,尤如一行無字詩作,你數(shù)過青石板有多少塊?告訴你999塊。我在和平長大,小時上學(xué)天天腳踩街心青條石,嘴里數(shù)著1234……999,整整999塊。廣東人喜愛88(發(fā)發(fā)),和平人說7成8敗,不取7,亦不取8,智慧的和平先人取最大極數(shù)999,既不滿頂 (不取100,什么事不好做到絕頂。和平有一句咒人的話‘梨兒桃兒做滿了頂’),999有極大發(fā)展空間。那么,街心兩邊及66條小巷巷,一粒粒鋪砌的鵝卵石你可知道有多少?也許你會搖頭,表示很無奈。是的,尤如問你天上有多少星星,誰能準(zhǔn)確作答,你不能,我也笨蛋,笨口拙舌,卻有一個人知道,他,一個普普通通挑水賣的,他能告訴你。 人往高處走,水往低處流,這是常識。和平街處于一座小山崗,古鎮(zhèn)高座山坡上,自然缺水,人卻離不開水。聰明的和平先賢,從東、西兩條小溪上游埋暗石管將水引流到和平街低洼處,再用石板建設(shè)“斗井”,東門,西門,北門各有三處“斗井”。每處“斗井”分三級,第一口井飲用水,養(yǎng)了幾尾青色或金黃色鯉魚,活鮮的鯉魚,說明水質(zhì)好,沒被污染。第二口洗菜,第三口洗衣物。遠古時,人們尙未發(fā)明自來水,不是今日,自來水會自流到鍋流到灶。因而,清沏的“斗井”水需要人肩挑手提才能弄回家。鄉(xiāng)紳老財,當(dāng)然自己不挑水,賈商店主忙于生意無暇挑水,亦有年老體弱幼稚童兒無力挑水,水水水,日日少不了,人人少不得,咋辦?顧人挑,因而,古鎮(zhèn)便有了一個獨特行業(yè)——專人挑水賣。一根偏擔(dān)兩頭吊個桶水,邁著碎步,悠呀悠,一步一步走,一步一步數(shù)著跨下每一步有幾多大大小小鵝卵石,從東門,從北門,從西門三個“斗井”取水,走街串巷送水進戶,一天幾多趟,一生幾十年,天天挑水賣,數(shù)了幾十年石頭,挑得水桶長綠苔,你說他不懂?他能告訴你個清清楚楚。 人說石頭會唱歌。是的,古鎮(zhèn)的每塊石頭都有精辟華美動人的故事,古鎮(zhèn)有多少石頭,便沉淀了多少聳人驚異的神奇故事。 (作者系我市退休干部,市作協(xié)會員) |